宝丰县,隶属于平顶山市,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北宋时期因境内冶铁、制瓷、酿酒业兴盛,“宝货兴发,物宝源丰”而得名“宝丰”。 拥有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汝瓷文化之乡、酒文化之乡等10多张特色文化名片,历史底蕴丰厚。而在新时代,以及“十四五规划”和新发展理念统领之下,宝丰县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西倚伏牛山脉,东瞰黄淮平原,北依汝河,南临沙河,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8万人。从经济地理角度来看,宝丰县地处郑、洛、宛、漯中心地带,是中原城市群规划建设的平顶山市新区核心区,也是全市唯一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县。区位优势进一步带动交通发展,县城内焦枝铁路纵穿南北,漯宝铁路横贯东西,两线交汇于宝丰站。郑万高铁从县城东南通过,设立平顶山西站。宁洛高速、郑尧高速交汇于县城东南。区位+立体化交通网络,为宝丰对接郑、漯、洛、宛、平等城市联动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宝丰东部有汉化观音祖庭香山寺,西部有五大名窑之首的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南部有绵延700多年的马街书会,北部有享誉全国的赵庄魔术,中部有久负盛名的酒文化,以中国清香型白酒典范——宝丰酒,名扬海内外。
宝丰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驻扎地,中原红色首府,境内有刘邓大军“宝丰会议”旧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办地等多处红色文化遗迹。
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奠定了宝丰以酿酒、表演、民俗为代表的旅游产业基础,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名县。而经济实力、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也让拓宽产业链条有了更多可能。
从产业结构来看,宝丰县主导产业为以不锈钢、视光为代表的二产。
全县一产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粮食总产达28.99万吨。启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宝丰梨”“宝丰小米醋”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二产制造业,形成了不锈钢、新型煤化工(新型碳材料)、视光、绿色食品和陶瓷行业等“一主一优三特色”产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技术企业6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22家。
三产服务业,“宝丰魔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汝窑博物馆、中原解放纪念馆分别获评国家二级、三级博物馆。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石板河景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引进总部经济企业12家。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96.2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河南省农产品电商十强县。
经过多年的发展,宝丰县在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应清晰认识到,目前城市产业不强、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仍旧存在。
从目前宝丰县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现状观察,产业链延伸不足,包括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机制发挥作用不够。一产农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农产品附加值低。二产制造业主导产业龙头引领作用较弱,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不足,以宝丰主导产业不锈钢为例,龙头企业新翔隆不锈钢公司具备150万吨热轧产能,而上下游炼钢、酸洗、冷轧产业产能不足,从而成为限制宝丰不锈钢产业发展的瓶颈。三产服务业,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文创、休闲、居住、度假、康养等产业链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兴起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是即使占比逐年增加,与第二产业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宝丰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增加值为6.7:50:43.3,第三产业比“十二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仍需加速。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能够为将来经济发展良好走向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县域人民生活质量。
无论是商品还是要素领域,宝丰仍然存在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从商品市场来看,市场主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组织化程度低、集中度不高,缺乏资本、技术、人才,竞争能力偏弱,创新能力不强。从要素市场看,这一情况也比较明显。例如在人才市场上,尽管近年人才队伍整体数量有所壮大,但专业技术型人才仍然稀缺。
整体来看,宝丰县产业发展具备先发优势,但也存在客观问题。面对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平宝一体化等战略机遇,该如何补齐短板,实现建成“四强县”、迈入全国“一百强”的宏伟愿景呢?
一是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优化配置,加强通用和专用人力资本积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二是提高金融供给质量,重点支持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融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三是加快产业技术积累。通过以上三方面举措,推动生产要素质量变革,促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围绕“四强县”目标中的“物流强县”、“文旅强县”发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物流强县”建设方面,抢抓“两业”融合试点、区域物流枢纽建设等机遇,加强物流载体建设和物流主体培育,推进现代物流提速扩容。“文旅强县”建设方面,深化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成果,挖掘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壮大文旅企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组织高频次的招才活动。做好名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工作,每年招聘一批优秀毕业生,进入产业集群企业、创新优势企业。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开通服务“绿色通道”,为产业人才或创新团队提供周全服务。加强人才信息发布引导,建立人才工作重大事项通报制度。
2022年2月份,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平顶山市,调研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工作。本次调研,楼书记为平顶山定下“奋进百强市”这个新目标,这也是楼阳生一系列地市调研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个新目标,要求平顶山抓住历史机遇、前瞻规划布局,加快转型升级、重构产业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动能转换,深化县域经济改革、协调联动发展。作为郑州都市圈建设新增的重要一环,作为新时期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平顶山已经处在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宝丰作为平顶山仅有的两个优化开发县(市)之一,是承接平顶山市区北向发展的前沿阵地,经济基础稳固、发展势头强劲。从全省和全市看,我省描绘的打造“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发展蓝图,深入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郑州、洛阳都市圈“双圈”带动战略,确立的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有利于宝丰在发展层次上跃升、发展空间上拓展、产业融合上承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平顶山市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市、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的战略定位,聚力打造的“七地一枢纽”,“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制造业新体系,宝丰将依靠自身独特的区位、产业、交通等优势,依托高铁商务区推进的平宝一体化建设等战略举措,推动县域与平顶山市区的规划对接、产业互联。综合来看,宝丰县正处在产业换道超越的窗口期和是转型跨越的突破期,机遇难得,未来可期。
五、 结语
宝丰县历史文化悠久,产业基础较好;在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平宝一体化等战略机遇下,我们坚信,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项目为王’导向 ,深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终将建成工业强县、物流强县、文旅强县、乡村强县‘四强县’和新兴的全国百强县,谱写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