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晟解读|河南版一揽子措施公布,36条措施保产业发展



01 
推动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双线嵌合

建立“四保”(保生产经营、保物流畅通、保政策助力、保防疫安全)白名单企业(项目)运行调度平台。2022年6月底实现本领域白名单企业(项目)总产值(投资额)覆盖率超过70%,确保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企业正常生产、项目正常建设、商贸正常经营、物流正常配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羽晟观点:疫情不放松、生产不停工。现下各地疫情防控均已迈向常态化,白名单机制的出台,能够统筹防疫与生产双线运行,既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又能够稳住经济发展,避免“防疫过度”。




02 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等成本

对第二季度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10万元,对第二季度满负荷生产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20万元。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气“欠费不停供”,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期间免缴欠费滞纳金。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较2021年再降10%。

羽晟观点: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也是经济复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生产奖励、水电缓缴、宽带降费等实际措施来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提升其发展动力及活力,进而带动就业及民生。


03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

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自2022年起免收3个月房租、减半收取12个月房租;

对承租非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鼓励各地出台房租减免政策,省财政根据各地2022年1—6月减免房租实际补贴的财政资金给予20%的奖补。

羽晟观点:与上条类似,减免房屋租金,是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共渡难关的又一实打实举措。减免房租政策好理解、易操作,能立竿见影推动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无疑将大大提振其经营信心。



04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纾困支持力度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鼓励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采取下调利率、减免服务收费、调整还本付息安排、扩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羽晟观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就业容量大,但受疫情影响严重。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支持,纾解此类企业资金困难,避免因“抽贷”、“断贷”造成企业经营危机。政企合力、共渡难关。


05交通物流保通保

设置交通运输“四保”白名单企业高速路口专用“绿色”通道,鼓励各地对白名单企业的客货运司机、快递员、船员的吃住行等隔离费用全免。对来自或进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的货运车辆,严格落实“即采即走即追”要求。各地不得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严禁硬隔离县乡村公路,不得以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为由限制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

羽晟观点: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保障民生、防控疫情的重要支撑。强调物流保通保畅,能够加快推动货运量尽快回归正增长发展轨道,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06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

建立长三角地区货物运输“直通车”制度,专案专班保障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一企一策”协调解决头部企业和重点企业关键原辅材料采购、零部件配套、设备运输、资金等问题,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确保产业循环顺畅。支持龙头企业构建本地产业链生态体系,常态化开展省内产业链企业和产品对接,带动省内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配套水平。

羽晟观点:保链稳链是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等方面持续发力,快速实现复工达产、产业链协同。



07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支持力度

对国家、区域物流枢纽和省级以上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范围内,投资超过5000万的高标准第三方仓储、智能化仓储设施、保税仓储等公共性、基础性设施补短板项目,按照不超过总投资额3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与寄递物流融合发展,首批评选15个县域示范性物流公共配送中心、300个示范性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羽晟观点:与上条“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相呼应,鼓励各地开展物流枢纽项目建设,为打造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提供支撑,从而保证货运畅通,进而带动产业高效循环,提升经济活力


08积极吸引外商投资

鼓励存量外资企业使用境内利润增资或新设企业,对新设(含增资)外资项目(不含房地产业、金融业),省财政按到位资金额每100万美元奖励10万元,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羽晟观点:外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是“双循环”的天然载体,也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政奖励提高各地政府积极性,进一步稳住和扩大外商投资。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沪ICP备2021021558号-1